肺部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咳嗽
2.咯血
3.发热
4.胸痛
5.气急或胸腔有积液
体征:
1.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喉返神经压迫征:如声带麻痹、音哑
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如颈、胸部静脉曲张,紫绀
4.颈交感神经综合症:如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等
5.恶性积液
6.血行性转移。如骨、肝、脑转移。
检查:
1.X线检查,支气管造影,CT或磁共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3.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
4.放射性核素检查。
5.细胞学检查。
6.B超检查。有助于了解远处转移灶。
7.免疫学,血清学检查:如CEA,血清机酸酶(CKBB),芳羟化酶9AHH),磷酸己糖异构酶,淀粉酶等。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染色体,基因检查有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2.结合性胸膜炎。
3.肺良性肿瘤。
4.纵隔肿瘤。
5.肺内炎症。
治疗原则:根据肺部肿瘤的形态,位置,细胞学和分化程度及其肿瘤的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首先,确定是原发性或是转移性,是中心型或是周围型,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和体质,年龄及有无远端转移来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
1.外科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
2.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手术或放疗后,辅助以化疗来减少复发转移。
4.免役治疗。
5.激光治疗。
6.冷冻治疗。
7.高热微波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对肺部肿瘤的认识是从阴阳学说中平衡失调,及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法则进行施治的。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致肺气肃降失职;郁滞不宣,脉络不畅,气血瘀阻,毒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留于肺脏,或饮食不节,致湿邪痰浊内聚痰贮肺络,宣降失司,痰凝气滞导致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渐成肿块。可见肺部肿瘤是正虚邪实,正虚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邪实以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主,是一种全身整体属虚,局部属实的,或虚实夹杂的疾病。
中医将肺部肿瘤临床辨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一. 肺热痰瘀型,治以清肺理气,除痰散结,主方以苇茎汤加减。
二. 脾虚痰湿型,治以健脾化湿,宣肺豁痰,主方以四君子汤加味。
三. 阴虚痰热型,治以滋肾清肺,豁痰散结,主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
四. 气阴两虚型,治法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主方以生脉散加味。
一旦患上肺部肿瘤,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病痛折磨,给家属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阳溪穴:清热泻火通经络!
阳溪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也称作中魁穴,五行属性属火。这个穴位具有清泻阳明之火的作用,多用于调理目赤肿痛、头痛、耳聋等病症,同时因其位置临近手腕,在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所以可以很好地舒筋利节,缓解邪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腕臂酸痛、手腕痛等问题。
阳溪穴:阳,指阳热之气之气也;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本穴处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阳溪穴的泻火能力很强,所以经常会被用于调理由于痰火扰心,或者蒙蔽清窍所引起和各种病症,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按摩阳溪穴时可用手指的指端按压在对侧手腕的穴位上,按压里穴位局部会有酸胀的感觉,点按或按揉穴位3-5分钟。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刺激该穴,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