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周四的门诊,一名老年患者前来就诊,这名病人由于疫情的缘故,近半年都是两个月才来复诊一次。
病人进来坐下后就给了我一份报告说到:“主任,近期病情突然恶化了,右下肺发现了一个七公分的肿物,上个月做了穿刺活检,病理是腺癌,然后又在该医院做了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感觉憋气,复查CT发现有胸水,您看中医的后续治疗,效果怎么样?”。
我接过了患者的资料,仔细对比了治疗前后的CT影像,因为还没有到评价消融疗效的时候,所以根据图像来看肺部病灶消融后变化并不大,右侧有少到中等量胸水,估计800-1000毫升左右,这一现象应该和术后胸膜渗出增多有关,胸膜转移的可能并不大。
除了分析病情以外,我还从病人的神色看出来,他的精神压力很大,就安慰道:“病情虽然有发展,但还能治,再说了,您是我这里就诊时间较长的晚期肺癌病人,已经健康存活超过十年了,已经是个传奇了”。
老人一边听我说,一边不住地点头说:”我特别知足,总医院大夫也说没想到我能坚持到今天,连当初给我看病的医生都退休了,我是他们那里病人的“楷模”…”。话说到这,诊室里面的氛围也开始轻松了以来。
回想起来,这名患者真的是一位有故事的病人。他在2008年65岁的时候确诊了左肺中心型鳞癌,已经是局部晚期了,没有手术机会,接受了胸部放疗。两年之后,出现了骶髂关节和髂骨的骨转移,又进行了骨转移病变的放疗。实际上,他从2010年确诊为四期,不愿化疗,来我这儿接受中医治疗,并定期输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病情也还挺稳定的。直到他去年底复查,右下肺就已经有问题了,但因为疫情的影响吧,缺乏持续的关注,结果这次复查就导致进展变的越发明显。
但实际上他很幸运。因为这次他不仅做了消融治疗,还做了肿瘤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GFR的21外显子L858R有突变。所以当时我给他的建议是继续服用中药,同时加用靶向药。这虽然是一个口服的靶向药,门诊治疗即可,但是疗效比传统化疗药提高了一倍以上,而副反应相对较少。至于他所顾虑的费用问题,刚好这个药进了医保国家谈判品种,可以报销,每个月自付只要几百块钱。他听了我的建议特别的高兴,而且对治疗特别有信心。临走的时候交代完服药注意事项,我跟她说:“你要加油,咱们一块努力,继续这段传奇”。
门诊结束之后,按照惯例就是典型病例的回顾与总结,我跟我的学生们讲,这位患者是真真正正的做到把癌症变成了慢性病。
关于这则病例,大家要总结3点:
1.这位患者是个特别睿智的病人。他对自己的病情非常了解,我们也不对他刻意隐瞒,所以,他就心态非常好,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个疾病,既不恐惧,也不盲从,他经常会跟医生就他的病情来分析,探讨治疗方案和方法。
2.他也特别幸运。虽然他出现了骨转移,但这一般不直接致命,而且通过放疗达到比较好的控制。他对中药治疗反应也很好,在服药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出现新的转移病灶,无进展生存期可以达到10年,而一般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大致是3~5月。即便是这次出现了第二次原发肺癌,但好在有驱动基因突变,还有后续靶向治疗的机会。
3.就是他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无论是之前做的放疗,还是后续用的中药治疗,包括连续用了几年磷酸盐制剂来治疗骨转移,此次复查骨转移的病变已经消失。中西结合治疗,延长了缓解期,延长了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这名病人对中药治疗的反应也很好,中药的服用采用“节拍”方法,所谓“节拍”也就是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处方和服药频次,如连六停一、连五停二等方式,甚至是两天吃一付。本着这个原则,十年来,他不但成功与瘤共存,而且生活质量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我还记得前几年,他曾经出现过一次肺炎,用了抗生素、包括输液,但是效果都不好,仍旧发热。我跟他进行探讨以后,停用抗生素,给他用了中药麻杏石甘汤来进行加减,发热和感染很快得到明显控制,这也是中药在他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所以在肿瘤的治疗上,既要治疗肿瘤,也要兼顾并发症。
另外就是,由于病人还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我们这么多年也就在用药方面非常慎重,避免应用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药物。所以在治疗同时,血肌酐始终是在120到160之间,他的肾功能没有恶化,有的时候还能好转,这也为他长期生存和后续的治疗创造了条件。
然后就是他还赶上了好时代。国家医保药品谈判,很多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都进入到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也大放异彩,晚期肺癌从此进入了去化疗时代,这将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更多的治疗希望。
作为肿瘤科医生,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癌症患者不仅活得更长,还要活得更好,希望他能续写传奇。
专家介绍
21年从医经验,学士,担任科室主任
临床工作近15年,熟练掌握CT下肿瘤穿刺活检、氩氦刀、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治疗、深静脉穿刺。掌握肿瘤内科多个亚专科的规范化治疗和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掌握肿瘤放射治疗常规;掌握常见疾病的门诊和危重症抢救治疗技能以及专科肿瘤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规范。掌握RT-PCR,细胞培养,western-blot,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小鼠模型制作等实验室技能,研究方向为大肠癌免疫治疗。
福州国德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肿瘤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微创联盟委员。1998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2007年获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学医学硕士称号;2013年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和内镜室进修;2018年获苏州大学肿瘤放射治疗方向临床医学博士称号。
具有撰写科研基金标书的能力,已发表省级论文3篇,中华2篇,SCl 2篇在投。
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基因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体腔热灌注治疗、肿瘤穿刺活检、氩氦刀与液氮刀冷冻、微波消融、激光光动力、射频消融等能量消融治疗
主要成就:从事肿瘤临床、科研、教学近30年,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6项、局级课题3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曾荣获福州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125计划)一类人才、人民好医生等荣誉称号。